凌晨三點,國光號搖搖晃晃一路,
車廂裡旅人都已沈睡,身體疲累的我卻興奮地無法入眠......
奇妙的感受一直在心底纏繞著:
不久前還在越南,與明亮老師、勇宏老師為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的老師,
分享著學思達教學的操作經驗、班級經營的各樣訣竅重點,
三天彼此感動的情緒、美好的交流還在心裡醞釀著......
此刻人已在台灣準備回台東,興奮地期待著開學。
還記得當輝誠老師推薦我,
前往越南胡志明台灣學校,分享學思達教學經驗時,
曾在東女研習時向老師表達過自己的緊張。
輝誠老師說:
就是覺得你可以說得很清楚才會推薦你去啊!
沒人天生就是講者,都是不斷練習出來的,你已經在做了,你ok的!
輝誠老師的言談中也許就是有一種魔力吧!
就如同學思達教學也在我班上有種停不下來的魔力一樣~
一種確實知道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的信心。
在準備前往越南的過程,
我與高雄吳明亮老師、宜蘭吳勇宏老師、台中卓菉菉老師三位前輩,
透過網路不停地交流、溝通,並準備課程細節,
我們就像個團隊,共同備課、調整、解決問題,
這樣的過程經歷讓我深深體會到:站在第一線老師的行動力是這麼樣的優質。
能夠與這樣認真的前輩一起經歷這一趟分享的經驗,實在是太榮幸了!
我們都希望這一趟越南行,能夠以分享加上實作,讓彼此共同成長,
也為我們所接觸的孩子們,帶來新的風貌與更有效的學習。
臨行前,許多的不確定又加上卓老師的病況讓醫生警告禁止搭機,
前往越南分享剩下我們三人,明亮老師即刻規劃調整三天的課程。
也許是前往越南分享的諸多波折吧?
讓我迫不及待著想要更清楚的分享「學思達教學」~
做了118張投影片、調整心態、設計問題、思考要怎麼引導。
以往我在對外分享的主題上,
大都是以資訊如何運用在教學活動相關為主的,
而分享「學思達教學」是第一次,這第一次就是千里之外的越南,
對我來說不僅是難得的經驗,更是個難得的挑戰。
我規劃分享的內容,
一是「學思達教學的操作經驗」、一是「學思達教學的情境體驗」。
從我在班上進行學思達教學的這一個完整學期說起,
透過孩子的學習轉變體會、在班上進行時的真實影片、孩子的講義呈現,
讓在場的老師們能更了解「真實的學思達教學現場」。
在分享前25號下午抵達後的體會,
加上26號下午在明亮老師課程中的近距離觀察在場老師後,
我更希望能在我的分享時,打破一些老師們的心裡隔閡,
於是我在26晚上進行了簡報的內容調整,
與明亮老師一邊喝著自己帶的三合一咖啡,
一邊討論下午第一次課程後我們的觀察、一邊run我的分享內容。
在過程中,我一直想著:
學思達的老師,思考似乎都已成為習慣、表達自己也能真實而切中要點,
教學者若都能如此,那從小訓練起豈不是更讓人期待孩子的表現嗎?
於是帶著些許謹慎與興奮,
開始我在國小部、幼兒園的三小時分堂分享:
從我的簡報標題「也學。學思達」開始,
到一段威爾史密斯的MIB,讓我們一起衝擊彼此固有的想法,
我們透過分組討論、思考討論、上台分享,共同碰撞交流,
思考著教學現場的不同,不只是孩子、更多的時候也許是教學者的心態。
我們是怎樣習以為常地在看待教學現場「不同」?
而我們是否也願意在一成不變的教學過程中,試著多些「不同」?
從一句「You are the best !」
到看到胡志明學校的老師們開始願意彼此擁抱,
到聽著大家喊出「We are the best !」的自信,
我真的感動能看到,老師們心裡的那堵牆正在鬆動、拆去......
接著我分享自己在台東康樂國小的學思達經驗,
從我認為的學思達教學開始介紹、說明我的教學流程、
我在一開始的前置作業、活動進行完畢後的後續處理、
一起討論這樣課堂改變後可能的疑問與我的作法釋疑......
同時分享了班上孩子的改變與成長:
喜愛上課、喜歡思考、願意分享協助、透過分享彼此共同學習。
同時,課堂裡一次一次的成功經驗,
讓孩子願意嘗試不同型態的學習,累積成功經驗,拓展想像視野。
那麼,身為老師的我們,怎不會欣喜地改變自己的教學呢?
緊接著我們進行一次學思達的課程模擬,
用的材料正是我在班上的講義。
讓老師可以在這樣的情境中,體驗孩子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況,
也同時印證這三天的研習,正是學思達教學的原則呈現。
我在分享的最後提供所有老師資源、方法與夥伴,
萬事具備了,就等著「開始」!不是嗎?
同時也分享了王政忠老師說過的「0.01的故事」,
讓我們可以一起為著我們所接觸的孩子去改變那「0.01」。
會後,也讓老師們看看孩子寫的講義,
許多老師與我談論著更進一步的操作經驗,以及可以如何遷移到越南的課堂。
整個分享過程,我真實的感受到老師們渴望「改變」的心。
想想:
孩子在學習時不也是如此?
渴望更好、渴望改變、渴望成長,
而我們該做的正是點燃這樣的熱情、提供持續不斷的鼓勵與成長材料。
自己三小時的分享結束,下午是明亮老師的課程,
當晚回到住宿地又與明亮老師檢討著一整天的內容,
與這兩天來老師們的氛圍正向轉變。
而明亮老師,在三天共九個小時裡,
向幼兒園、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的老師們,
四個學習階段,共分享了三個大主題。
[數學學思達:遊戲融入及補救]
三個小時裡進行了「合十」「估商」「詞卡」「配對」等等活動的實際體驗,
不僅親身操作體驗,更熱烈討論著每一種的遊戲融入模式,
彼此可以如何延伸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上。
上台分享的老師,展現的創意讓我和明亮老師都相當驚喜,
有許多點子的發想甚至是台灣的老師們沒想到的呢!
[作文學思達:寫作模組建立]
這三個小時,明亮老師讓每一組各自進行一個不同的寫作模組,
共同討論完成後,上台發表作品以及這一個寫作活動的體驗感想。
透過實作,老師們可以清楚自己所練習的單一寫作模組,
同時透過夥伴分享,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其他另外七個不同型態的寫作模組經驗。
明亮老師的課程設計,讓不同學習階段的夥伴,可以在共同的時間裡,
認識了解不一樣的寫作模組,同時帶回自己的教學現場作延伸、發想。
我當下認為:這真是最有效率的研習。
[班級經營學思達]
課程一開始,明亮老師就讓所有老師各自寫下,
自己在教學現場所遇到的疑惑及問題,然後一一舉親身案例與經驗解答。
我在過程中也不停的聆聽謹記著每一個解決態度與方法。
這堂課在最後的研習回饋心得,老師們也反應最直接最熱烈的課程。
每一場明亮老師,
都嚴謹地從計畫、執行、考核、修正,四步驟看待自己的分享內容。
看似輕鬆有如太極一般的行雲流水的課程進行,
原來都是來自教學經驗的累積與課程前的謹慎以對。
原來我此行到越南分享,收穫最大的是自己啊!
在回台東的國光號上,
微弱的燈下看著老師們在最後一節明亮老師課程裡,
所寫下的研習回饋心得,有種感動到想哭的感覺......
老師說
「感謝學思達課程講師們遠道而來資源欠缺的南國!
對教學靈感以常思枯竭的教書匠們有了久旱逢甘霖的感動,
投石入河的波紋雖小,但引起的震盪無限!
教學現場的難題雖無法迎刃而解,卻也有靈光乍現的啟發!」
老師說
「經過這三天來的研習,我心想這才是我想要的東西。
以往學校辦的內容都讓我興趣缺缺,這次內容讓我投入100%的精神不止,
回到家才感到超級疲憊,早早就睡。
兩位老師的分享有如火種般,不時點燃自己教學或班級經營的盲點中的火把,
也刺激了我不同方向的嘗試與思維。
課程中的實作讓我身歷其境作為學生的感受,感覺到團隊合作、討論、發表以及完成後的喜悅」
老師說
「會努力嘗試將這些活動帶進教室,期待孩子們擁有一雙雙發亮的眼睛
……很開心有問題及討論時間,可以聽到不同的疑惑以及老師的答案,
並且傳遞正向能量,告訴我們 " You are the best " 提供我們許多不同的思考角度,
讓我在教學現場上能學著用不同的方向思考」
我知道在三天的研習之後,這些美好的感動、碰撞、交流與體會,
一定都會成為彼此在面對孩子時的養分~~
不論是在越南胡志明台灣學校,或是我在的台東康樂國小。
開學了!
讓我們繼續學思達、繼續翻轉、繼續改變課堂風景、
繼續成為孩子的貴人、繼續享受著與孩子美好交流的每一刻。
(8/26~8/28學思達在越南胡志明台灣學校活動照片,請上「學思達319走透透」)
蕭穗珍校長、吳明亮老師、我、吳勇宏老師(左起)